中国古典园林要素

1.筑山——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以表现自然美为主旨,山和水是造园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而山又是园林中造景的主要手段,因此常被誉为“园林的骨架”。

筑山可用来分割景致,作为最佳观赏点,点缀空间活跃气氛。

2.理水——水是园林的血脉,园林离不开水,园林以营造山林境界为尚都得到充分的证明,水是园林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

3.建筑——它是园林的眼睛,具有纯粹人为色彩的要素,它既满足居游的生活需要,又是园林构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融合在园林的自然景色之中,使之更具神采,为之凭添魅力。园林中的建筑在精不在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被誉为园林的“眼睛”。建筑的主要类型中国自然式园林中的建筑形式多样,有厅、堂、亭、楼、阁、榭、塔、廊、桥、墙等。


厅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亭是憩息赏景的建筑,也是园中的一景,大小不一,式样众多。通常有四方亭、六角亭、八角亭、圆亭、扇面亭等形式,其屋顶分单檐和重檐两类。

榭的突出特点是建于水边,架临水上。结构轻巧、立面开敞,跨水部分由立于水中的石构梁柱支撑。它的主要作用是点饰水岸和观赏水景。

堂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楼是两重以上的屋,故有”重层曰楼”之说。楼的位置在明代大多位于厅堂之后,在园林中一般用作卧室、书房或用来观赏风景。由于楼高,也常常成为园中的一景。,尤其在临水背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有两层楼舱,通体高雅而洒脱,其身姿倒映水中,更显得纤丽而雅洁。香洲寄托了文人的理想与情操。

廊是园林中的突出建筑。 它不仅是连接建筑之间的有顶建筑,而且是划分空间,组成景区的重要手段,同时它本身又成为园中之景,一般廊上都有彩画

园林的围墙,用于围合及分隔空间,有外墙、内墙之分。墙的造型丰富多彩,常见的有粉墙和云墙。粉墙外饰白灰以砖瓦压顶。云墙呈波浪形,以瓦压饰。墙上常设漏窗,窗景多姿,墙头、墙壁也常有装饰。

中国的园林艺术家巧妙的把造园技巧、自然元素与情感三者融合在一起,增加了园林的欣赏价值,使人们欣赏园林的同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完全没有任何生命力的砖瓦堆积而成的死的建筑,而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或许这就是中国园林艺术最成功的地方吧!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